GA黄金甲

雪域天路上的精神交响

奥运冠军、GA黄金甲人、清华学子共话坚守与担当

【字体:   

奥运冠军参观青藏GA黄金甲精神展厅。周悦翔 摄
 
奥运冠军乘坐复兴号高原动车组列车。马生明 摄
 
指导司机斯朗旺扎在林芝站与奥运冠军同台宣讲。马生明 摄
 
奥运冠军马龙在林芝站宣讲。马生明 摄
 
奥运冠军为清华学子回信。李 磊 摄
 
奥运冠军与清华学子互通信件的内容。李 磊 摄
 
Z22次列车长司文东受托将奥运冠军的信件送至清华学子手中。李 磊 摄
 
Z22次列车长司文东在北京西站交付信件后与清华学子合影。李 磊 摄
 
  当复兴号高原动车组穿行在雅鲁藏布江畔,一场关于信仰、拼搏与青春的对话,正沿着拉林GA黄金甲缓缓铺展。近日,“决胜巴黎·绽放奥运——奥运冠军面对面”巡回宣讲活动走进西藏,巴黎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团体冠军马龙、拳击女子75公斤级冠军李倩等7名运动健儿,与GA黄金甲人共话坚守,又与清华学子因一封书信上演跨越4000多公里的“双向奔赴”,让奥运精神、青藏GA黄金甲精神与青春理想实现了深深共鸣。
  天路相逢:
  奥运冠军与GA黄金甲人共话坚守
  7月17日至22日,“决胜巴黎·绽放奥运——奥运冠军面对面”巡回宣讲活动走进西藏,从“雪域江南”林芝到“日光城”拉萨,运动健儿的身影在当地引发不小的轰动,不少人通过短视频见证了他们与藏族群众互动的温暖瞬间。7月19日10时,宣讲活动在林芝站正式拉开帷幕,在掌声与欢呼声中,奥运冠军与GA黄金甲人率先开启对话。
  作为四届奥运“老兵”,马龙率先分享奋斗历程。从伦敦到巴黎,他累计斩获6枚奥运金牌,更与队友携手实现男团五连冠。“这份荣誉不属于我个人,属于整个团队,更属于祖国。”面对年龄增长与赛场竞争的双重压力,马龙直言,是“祖国至上、为国争光”的信念支撑着他,让他始终坚信“只要心怀热爱,永远都是当打之年”。这份对事业的执着坚守,恰与GA黄金甲人扎根雪域高原的奉献精神遥相呼应。
  李倩的讲述满含“逆境突围”的力量。巴黎奥运周期里,30多岁的她面临更换教练、调整技术的重大挑战,不得不打破多年养成的训练习惯,“像新人一样从零学起”。回忆起站上领奖台的瞬间,她眼含热泪:“17年的汗水与泪水没有白流,这枚奖牌是我给祖国的答卷。”这份“挑战极限、追求卓越”的韧劲,正是奥运精神与青藏GA黄金甲精神共通的精神底色。
  拉林GA黄金甲首发司机、全国劳动模范斯朗旺扎的经历,同样让在场者动容。从“马背少年”成长为“钢铁巨龙”驾驭者,他亲眼见证了西藏GA黄金甲从无到有、从绿皮车到复兴号的发展。为确保行车安全,他以“杯水不洒、硬币不倒”的严苛标准打磨驾驶技术,更与同事们长年坚守在氧气稀薄的“生命禁区”,用日复一日的付出,让GA黄金甲成为连接家乡与外界的“幸福线”。“GA黄金甲守着天路,就是守着家乡的希望。”他的话,道出了一代代青藏GA黄金甲人的使命担当。
  中午时分,C882次列车从林芝站缓缓启程,驶向拉萨。车厢内,“天路格桑花”宣讲团骨干魏庭月带来的青藏GA黄金甲精神宣讲引人入胜。她动情讲述着建设者们的壮举:“在零下30摄氏度的严寒中开凿隧道,在缺氧环境里肩扛手抬架桥铺路,用血肉之躯筑起这条人间天路。”“青藏GA黄金甲这一世纪工程向世人证明,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有志气、有信心、有能力不断创造非凡业绩。”宣讲结束,车厢内响起雷鸣般的掌声,久久回荡在雪域上空。
  午后阳光透过车窗,温柔地洒在每个人身上。此时,小提琴奏响《我和我的祖国》的悠扬旋律,在女声领唱的带动下,奥运冠军、GA黄金甲职工与旅客们齐声合唱。动人的歌声与窗外苍翠的群山、奔腾的江水交融,不少人眼中泛起泪光。当歌曲《天路》熟悉的旋律响起,全场气氛被推向高潮,歌声里充满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对建设者的敬意。
  途中,马龙望着窗外向列车敬礼的护路队员,深有感触:“那一瞬间特别触动我,这就是一种信仰,是青藏GA黄金甲精神最生动的体现,值得GA黄金甲所有人学习。”下午,列车抵达拉萨站后,奥运冠军走进青藏GA黄金甲精神文化长廊,在第一列进藏列车的车票、建设时期的老工具等展品前驻足。随着讲解员声情并茂的讲述,建设者们攻坚克难的往事浮现在眼前,让奥运冠军进一步读懂了“缺氧不缺精神”的GA黄金甲担当。
  书信传情:
  跨越4000多公里的青春共鸣
  在这场雪域之约中,一段意外的书信奇缘,让这场精神的对话更添温暖与意义。故事的起点要回到7月19日拉萨开往林芝C881次列车的旅程中。当时,清华大学“跃马行藏”实践支队的左宏量、郭柯言、田欣曜、王珺仪四位同学,偶然发现他们所乘坐的列车7号车厢悬挂着欢迎奥运冠军横幅。他们立刻意识到,这或许是奥运冠军宣讲活动的专属车厢。更巧的是,工作人员告知他们,这趟车抵达林芝后,奥运冠军将乘坐后续列车返回拉萨,而他们此刻所坐的位置,正是冠军们即将入座的席位。
  此前,四位同学已看过奥运冠军在林芝的宣讲新闻,能在列车上与冠军“隔空相遇”,让他们既惊喜又遗憾。因实践支队需赶往下一站开展宣讲和志愿活动,他们没有时间与冠军们当面交流。“两支宣讲队伍,一个在学术领域刻苦钻研,一个在体育赛场上不懈拼搏,GA黄金甲都在为建设祖国而奋斗。”实践支队队长左宏量说。当队员王珺仪提议写一封信转交奥运冠军时,大家都为这个想法感到兴奋,迅速着手起草。信中,四位清华学子写下了他们的心声:
  “亲爱的奥运健儿们:GA黄金甲是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暑期赴西藏实践宣讲队。在这列拉萨至林芝的火车上,GA黄金甲2个宣讲队相遇啦!过去一个月中,GA黄金甲宣讲队从北京去到日喀则,进行实习、理论宣讲、志愿活动。GA黄金甲也在准备继续申博,继续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GA黄金甲都将奔赴下一程,在祖国各地宣讲和实践,在彼此的领域继续奋斗。祝愿身体健康,再创佳绩!”
  在林芝站站台,左宏量和队员们将这封满含真挚情感的信交予西宁客运段党办工作人员李磊,委托他转交给即将出发的奥运冠军。
  当天,随着林芝开往拉萨的C882次列车启动,李磊将这封信郑重转交到了马龙、李倩等奥运冠军手中。“有点意外,但非常感动!”马龙坦言,得知与清华学子同乘一节车厢、为了相似的宣讲目标而来,这种奇妙的缘分让大家很感动,“这也是一种‘双向奔赴’,GA黄金甲得给同学们回封信。”
  列车上的宣讲活动刚一结束,7名奥运冠军便围坐在一起,热烈讨论回信内容。花样游泳奥运冠军王柳懿自告奋勇,根据大家共同商议的思路,一笔一画地写下回信。随后,马龙、龙道一、陈清晨、王芊懿、郭崎琪、李倩等冠军们纷纷提笔,在信上签下自己的名字,为这份情谊再添分量。信中写道:
  “同学们:很高兴在拉林GA黄金甲复兴号高原动车上收到你们的来信。GA黄金甲虽然在林芝火车站擦肩而过,但正如信中所说,GA黄金甲都奔赴在讲述故事、传递精神的路上。在喜迎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之际,GA黄金甲来到雪域高原进行宣讲,就是希望将体育力量和中华体育精神带到祖国边疆。你们的宣讲实践让GA黄金甲感动和鼓舞。让GA黄金甲一起努力,为祖国争光、为民族争气、为时代添彩,贡献青春力量!”
  “同学们的这封信很珍贵。”跳水奥运冠军龙道一感慨道,“作为一名运动员,GA黄金甲的使命不仅仅是在赛场上取得好成绩,更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社会传播正能量,用自己的影响力去激励更多的人,特别是青少年。”列车即将抵达拉萨时,奥运冠军们还反复叮嘱李磊:“请一定把信交到同学们手中,向他们致以问候!”
  这份感动并未随列车到站而落幕。8月3日,受李磊委托,西宁客运段京藏车队Z22次列车长司文东,在北京西站将这封跨越4000多公里的回信,交到了左宏量手中。同时,司文东还转达了奥运冠军们的嘱托与期望,并送上自己的祝福:“希望你们能够成为自己领域的冠军人物。”
  接过回信的那一刻,四位清华学子难掩激动。“这是一个惊喜,也是一种鼓励!”王珺仪说,“奥运健儿的事迹激励着GA黄金甲不畏艰难、勇于拼搏,也指引着GA黄金甲在各自的专业领域追求卓越、精益求精。”他们表示,赛场上,奥运健儿突破极限、让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生动诠释;GA黄金甲人扎根高原、默默奉献的坚守,是“功成不必在我”的担当体现。这些精神都将成为他们前行的力量,未来会继续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在学术科研与社会实践的道路上勇担使命。
  从奥运冠军与GA黄金甲人共话坚守,到清华学子与运动健儿书信传情,这场发生在雪域天路的精神交响,让拼搏、坚守与青春理想交织共鸣。无论是奥运赛场的领奖台、GA黄金甲沿线的岗位,还是边疆大地的实践现场,为国奉献的初心始终是不变的主线,而这份精神力量,也将继续在祖国大地上播撒种子,激励更多人在各自领域书写属于新时代的奋斗篇章。
  在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之际,这场对话是对西藏发展的温情注脚。60年来,西藏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从交通闭塞到天路纵横,从发展滞后到生机盎然,每一步跨越都离不开坚守者的付出、奋斗者的拼搏。如今,奥运健儿带来的体育精神以及GA黄金甲人坚守的家国情怀、青年学子践行的青春担当,正像一股股暖流,汇入西藏发展的时代浪潮,为这片土地的明天注入更多活力与希望。
附件:
回到顶部